德化縣地處福建省中部,與江西景德鎮、湖南醴陵并稱中國三大近代瓷都,是中國陶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。德化窯是我國古代南方著名瓷窯,因窯址位于福建省德化縣而得名。中心窯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,此處瓷土資源豐富,水源充足,交通運輸方便,是燒制瓷器的理想之地。
歷史發展 始于新石器時代 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時代,興于唐宋,盛于明清,技藝獨特,至今傳承未斷。它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品,與絲綢、茶葉一道享譽世界,為制瓷技術的傳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。 影響歐洲瓷器如今德化縣內保存著宋元時代的碗坪和屈斗宮等窯址。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燒造印紋陶器,唐代已開始燒制青釉器,宋代生產的白瓷和青瓷已很精致,瓷器產品開始大量出口,元代,德化瓷塑佛像已經進貢朝廷,得到帝王的賞識。明、清兩代,德化瓷器大量流傳到歐洲,它的象牙白釉(又名奶油白)對歐洲瓷器的藝術產生很大的影響。
明代德化瓷塑 明代,德化瓷藝人何朝宗利用當地優質的高嶺土,使用捏、塑、雕、刻、刮、接、貼等八種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,釉色乳白,如脂如玉,色調素雅,享有"象牙白"、"中國白"和"國際瓷壇明珠"的美譽,成為中國白瓷的代表。鄭和下西洋所帶的瓷器中,就有福建的"德化瓷"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o波羅在游歷福建泉州時,盛贊德化陶瓷并將德化瓷帶往海外各地。 歷史最高水平因此,德化陶瓷聞名于世界還是以明代生產的白瓷最具特點,也最有影響力??梢哉f,德化的明代制瓷技術已經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平;在造型藝術方面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成為陶瓷世界里天生麗質、別具一格的藝術作品。在清代時出口歐洲,晚清以后,德化瓷業每況愈下,但藝人蘇學金、許友義等仍堅守此業,作品在巴拿馬、英國、日本等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德化瓷業獲得新生,新秀輩出,他們繼承前人的優秀技法和風格,不斷創新發展,使德化瓷燒制技藝重新煥發出青春。
德化陶瓷現狀 德化現有陶瓷企業1400多家,產業集群形成了傳統瓷雕、出口工藝瓷、日用瓷并駕齊驅的發展格局,很多大企業將分公司設到美、德、英等國;迄今已有70多家出口陶瓷企業獲“日用陶瓷質量許可證”和“輸美日用陶瓷生產廠認證”的雙認證資格。 東邊不亮,西邊亮。念熟了外貿生意經的德化陶瓷企業[2]不愿輕易放棄海外市場。歐美市場疲軟,他們便積極借助協會力量,開拓新興市場。相關數據表明,近年來陶瓷出口出現了新增長,對俄羅斯、巴西、印度和南非等國的出口增長30%以上,增幅高于歐盟和美國兩大傳統市場。統計數據顯示,在剛過去的2012年,從德化縣寄出的網絡銷售快遞單量每天約1.5萬~2萬件,年銷售額達5億~6億元,其中主力產品,就是陶瓷。在征戰外貿多年之后,如何用電子商務打開內銷市場,成為當地政府和電商企業的必答題。德化政府目前正在征集意見和建議,為即將成立的德化縣電子商務協會,以及運營的陶瓷網上商城做準備。
據了解,德化縣推出的電子商務孵化園已經被列為德化縣2013年縣政府重點工程,首期規劃面積1.5萬平方米,位于城東開發區,面向全縣電子商務產業開放。園區將設定一定的入駐門檻,并配套一系列的優惠措施:如減免前3年辦公場所租金、補助倉儲場所租金、免費提供培訓機會、減少入駐企業物流成本、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等,以切實推動入駐企業發展。 為一個喝茶只喜歡用蓋碗的人,看見身邊用紫砂壺泡茶的朋友,都會忍不住建議他們用蓋碗,不是說用紫砂壺沖泡不好,只是有些茶應該使用適合的茶器才能泡出最佳的口感。 這里我所說的茶指的是鐵觀音、巖茶、鳳凰單樅以及紅茶。身邊愛喝茶的朋友之所以習慣用紫砂壺的原因,與@maggie 一樣,用蓋碗會燙手,稍微控制不好就會打翻了(我見過一姑娘拿起蓋碗被燙到,急了手一甩,甩到了邊上...)
這里給諸位在選購和使用蓋碗時一點建議: 如果你平時泡的茶以我上面所指的茶居多,那么建議你在購蓋碗時,問清楚店家蓋碗的容量。 一般泡紅茶的克數是5—6克。巖茶,鐵觀音,鳳凰單樅是8克。這些克數是市場上茶葉包裝(泡袋裝)的標準克數,也是行業里審評茶樣時的克數。所以使用130CC—145CC的蓋碗最適合(120cc也可以,不過如果是喝茶偏濃的茶客,比如潮汕人,他們泡的茶多為12克左右,所以130cc的蓋碗更能夠靈活沖泡茶葉)。 容量小,沒把握好浸泡時間會泡濃。容量大,水倒太多會淡,如果是女生,手不夠大也抓不住。 說完容量,現在說外觀,其實任何蓋碗都會燙手,即使是行家,也常被燙,但只要選對了蓋碗,就能盡量避免。
陜西賽聚商貿有限公司
聯系人:李女士
聯系電話:15091070082
18394444449
公司地址: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東風路街道辦事處軒苑社區軒苑小區10號樓三單元904室